此次「在別處」展覽靈感源於我與曾英棟先生的一次交談,彼時恰逢我策劃2015年貝桑松藝術雙年展。無論是法國藝術家還是中國藝術家,緣於法國相識的他們,臺灣都屬於「別處」。期許在當時並未發生的展覽上和藝術家並未見過面的未知與好奇,於是邀請這幾位藝術家來臺再聚首聯展。 法文“ailleurs”,用於表達主體對於自身之外的事物的好奇與追求。當我們把「別處」預先定位在一個從未到達過的地方,所有後續的表達與創作也就有了神秘感與好奇心。 這次「別處」就是臺灣,對於這次中法藝術家聯展,每一位藝術家都是首次來臺灣,他們都是在半年以前知道要來這裡,期待他們共同在這個對他們而言的「別處」發生再一次藝術與文化的碰撞。
策展人:楊習文

由甘乐阿舍美术馆艺术总监邱信桦致开场辞,随后邀请策展人杨习文上台致辞并逐个邀请参展参展艺术家上台与大家交流。曲英佐率先与大家分享了他创作的理念与展示方式,尤其是让大家了解一件雕塑作品的诞生之前的具体化与量化的文献式的展示,现场效果令人赞叹不已。高峰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参展作品的名称与由来,玩笑式的介绍与浓厚的东北口音搭配高大生猛的形象令台湾观众印象深刻。其作品隐含的佛家意味尤其令部分藏家十分感兴趣。贾伯除了艺术家外还有另一个爱好——开飞机!所以也就有了非常人的视角,他的创作灵感及来自于他非常人生活背景及体验,远离地平线上俯视大地带来的视觉刺激和色块化了的风景都成了他画布上的色彩舞动。阿兰达最后发言,他说:“我不像他们一样讲那么多,我为大家唱首歌...” 场下立刻掌声雷动,没想到他立刻说:“oh,no,我是开个玩笑...” 法式幽默真是... 好吧,接下来他讲了很多话,完全不给翻译的空隙,其他艺术家皆做擦汗状与鬼脸,好在这位70岁老人幽默感十足,十分讨喜。短暂的见面会与开幕仪式结束后就是大家熟悉的吃美食品凉茶的时候了,当然少不了好奇的观众们纷纷与远道而来的各位艺术家们问问题与讨论作品,藏家们自然也是不吝提出问题与问价,上图!


















歡迎掃描二維碼同時關注50plus&别处研究室公眾號
